欢迎来到中国工匠文化网!
文化头条
陕西省民俗学会召开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发布时间:2025-04-30

       4月28日,陕西省民俗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街道办举行。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岳松华,西安市文联原副主席、陕西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商子雍,西北大学教授、陕西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韩养民,陕西省旅游饭店协会执行会长席运良,陕西省文联组联部刘宏伟等嘉宾及百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共商陕西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大计。

微信图片_20250430075242.jpg

  陕西省民俗学会第四届秘书长孙燕主持会议。陕西省民俗学会第四届会长杨钊作工作报告,回顾学会在民俗文化研究、非遗传承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取得的成果。过去四年,通过设立市县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吸纳会员等举措,推动学术资源下沉基层,为专业化研究、人才梯队建设奠定基础。在陕西省文联的领导下,陕西省民俗学会团结一心、奋发进取、锐意创新,推动陕西民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努力开创民俗文化工作崭新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430075226.jpg

  会议表决通过陕西省民俗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审计报告、会员及会费管理办法、选举办法等。大会选举产生监票小组,表决通过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名单。大会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杨钊担任会长,孙燕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孔正一、刘国峰、朱幼林、黄文喜、董焕萍、李永平、黑俊均、刘晓智、化耀、杨晧天、王凯凯、王勇、李军担任副会长。岳松华担任监事长。

  会长杨钊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发言:未来四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将以“团结学人、建设学科、繁荣学术、服务社会”为宗旨,构建“研究、保护、传承、传播”的全链条民俗文化生态体系。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农业、数字经济多维融合,重点布局民俗普及教育、数字化传播等创新方向,通过优化专业委员会职能,细化目标管理机制,整合学术、产业及社会资源,实现民俗文化“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430075304.jpg

     换届选举完成后前排就坐的领导嘉宾做了精彩发言。新当选的学会监事长岳松华在发言中指出,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民俗学会需深挖三秦文化根脉,主动对接政府文化项目,让民俗元素融入城市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

       商子雍先生在发言中对杨钊会长带领下省民俗学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扬。他引用南非、委内瑞拉、阿根廷从富裕跌落贫穷的历史,指出文化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特别重要,强调文化工作者责任重大,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激活民俗文化的现代生命力。

       韩养民教授对学会的发展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加强民俗文化研究,比如围绕“节庆文化”的历史广开思路做好规划;二是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民俗文化传承发展。

       席运良提出,可打造“民俗主题民宿”“非遗体验线路”等特色产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430075250.jpg

       陕西省文联组联部刘宏伟代表文联,对省民俗学会本次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在发言中寄望省民俗学会在新征程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开展文化六进,“民俗进社区”“技艺体验日”等惠民活动,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闭幕。与会代表表示,此次大会既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更是迈向新征程的起点。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陕西省民俗学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实践,为“去伪存真、去粗存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文:刘海客)


友情链接